【側記】5分鐘發言如何煉成
1月7日下午,仙苑國際大酒店三樓祥榮廳掌聲不斷。12位市政協委員走上發言席,圍繞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。雖然每位委員的發言只有5分多鐘,但這短短的幾分鐘,卻讓人獲益匪淺,感嘆不易。
深入調研,才有“發言權”。“為了這5分鐘,我們用了好幾個月時間準備,前期調研花了大量時間。”農林水委員組委員王愛民說,調研中了解到,我市全域含硒,540平方公里富硒,土壤資源優勢不可復制。截至目前,全市建成富硒基地45萬畝,培育富硒企業15家,注冊富硒商標5個,2018年實現富硒產業產值14.6億元。為此,他建議,秉承前瞻性、戰略性和科學性原則,認真謀劃,真抓實干,久久為功,全力做好富硒產業開發這篇強農富民文章。為了這篇發言稿,他們數易其稿,反復斟酌,精煉語言,最終形成了這篇1500多字的發言。
字字凝聚真情,句句發自內心。發言現場,委員們為“家鄉代言”,為人民“發聲”,建言獻策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為出發點。農林水委員組委員劉政認為,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,必須嚴格遵循“三項準則”:一是必須以促進群眾增收為目的。二是必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。特別是在制定本村鄉村振興規劃之初,就要堅持與群眾協商共建,不搞單方決策,充分彰顯群眾的主人翁地位。三是必須廣泛發動群眾參與。
積極建議建言,時間倍顯珍貴,民建仙桃總支劉永剛委員為本次發言作了充分準備,僅發言稿件就多次修改,反復凝練,向專業人士請教,最后提出《關于加強誠信建設、促進企業發展的建議》,他希望,“用這寶貴的幾分鐘,把廣大企業家的心聲說出來。”(記者 許立菊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