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風撐起“鄂沔沙湖豆皮”金字招牌
凌晨4點的仙桃,漢江路“鄂沔沙湖豆皮”后廚已飄起米香。60歲的劉艷紅系著圍裙,手腕輕揚,米漿在定制陡鍋里轉成勻凈的圓,金黃邊緣泛著香——孩童時期,她就已接觸豆皮制作、打下基礎,1991年下崗后重拾手藝開店,至今一做32年,掌心磨出了與鍋鏟、米漿磨合的薄繭。
誰能想到,如今讓城區食客“連起三個早床都要等”的招牌豆皮,最初是劉艷紅下崗后的“謀生路”。當年她剛從單位離開,因兒時就會做豆皮,便順理成章以這門手藝謀生。“沙湖人做豆皮,米選得真、泡得夠、火控得穩。”憑著兒時積累的手藝,劉艷紅每天天不亮就泡米、磨漿、調餡,把“夏天泡米三個半鐘頭,冬天得六個鐘頭”的規矩刻得更牢,也讓“實在”二字成了經營底色。
最早的小店開在沙湖鎮老街,僅一張小木桌、兩口鐵鍋。因早已掌握豆皮制作技藝,劉艷紅上手便熟,每天現磨米漿、現炒餡料,忙得連喝水的間隙都沒有。這份不偷工減料的堅持,慢慢攢出了名氣:有位城區顧客連續三天早起撲空,第四天終于搶到豆皮,趁熱咬下后發朋友圈稱贊“外酥內軟,起再早都值!不虛此行!”這樣的認可,成了她堅持的動力。
“您這豆皮這么好吃,怎么不來仙桃開家店?”隨著老顧客念叨增多,劉艷紅動了心。2019年,她把“鄂沔沙湖豆皮”招牌掛到仙桃致富路,不大的店面里,幾張桌子總坐得滿滿當當。為保證味道不變,她嚴守老規矩:選用多種秈米按比例搭配,泡好后用石磨細細磨成漿;油只用知名品牌的菜籽油,絕不反復使用;連煎豆皮的鍋,都是專門從武漢定制的陡鍋,能讓油均勻分布,煎出的豆皮邊緣脆、中間軟,口感剛剛好。
在致富路的店子里,劉艷紅每天凌晨3點多到店,泡米、磨漿、炒餡、煎豆皮,一套流程下來行云流水。店里的菜單雖簡單,卻藏著不少心思:三鮮炕豆皮是經典款,肉干、豆干丁滿滿當當;炒豆皮帶著點鑊氣,越嚼越香;煮豆皮則適合冬天,暖乎乎的一碗下肚,渾身都舒服。最多的時候,她一天能賣200多份,忙到中午連坐下來吃口飯的時間都沒有,可只要看到顧客吃得滿足的樣子,她就覺得“再累都值”。
2015年,劉艷紅特意注冊了“鄂沔沙湖豆皮”的商標,她想讓這份兒時學來、下崗后賴以謀生的手藝有個“正經名分”,也想讓更多人知道沙湖豆皮的好。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她因身體原因,漸漸難以支撐高強度的工作,兒子曾主動提出想接手,可后來因為工作調動,沒能接過這口鍋,直到現在還時常遺憾:“當時要是能多跟媽媽學幾天就好了,沒把家里的手藝接住,總覺得少點啥。”
就在劉艷紅為手藝傳承犯愁時,弟弟劉海彥主動找到了她:“姐,我來學!你教我怎么做,我保證把‘鄂沔沙湖’的招牌守好,不砸了咱家里的名聲!”
從洗米、泡米學起,劉海彥下了不少苦功。為了掌握米漿的稠度,他每天要磨上十幾遍,直到磨出的米漿能在鍋里“轉得勻、掛得住”;為了控制火候,他守在鍋邊觀察,記下不同時間段火苗的大小;就連餡料的配比,他都一筆一筆記在本子上,反復調整。劉艷紅教他的不只是手藝,更有“誠信經營”的道理:“我們做吃食的,食材得真,價格得實,不能糊弄顧客。”劉海彥把這話記在心里,每次進貨都親自挑選食材,絕不讓不新鮮的東西進后廚。
學會手藝后,劉海彥先是在致富路幫姐姐打理老店,后來隨著生意越來越好,劉艷紅又在漢江路開了家新店,自己守著新店,致富路的老店就交給了劉海彥。接過姐姐的擔子后,劉海彥沒有墨守成規,而是在老味道的基礎上悄悄創新:以前豆皮的餡料只有固定的幾種,他根據顧客的需求,推出了“定制服務”——有人想吃少辣的,他就少放辣椒;有人喜歡多放糯米,他就多添一勺;還有顧客想加酸豆角、蘿卜干,他也一一滿足。這些小小的改動,讓老顧客覺得“更貼心了”,也吸引了不少新顧客。
2020年疫情期間,很多餐飲店都關了門,僅有劉艷紅守著店子堅持經營。她看著大家居家沒胃口,心里惦記著“說不定有人想吃口熱豆皮”,便嚴格做好防疫措施,每天按時開店。那段時間,店里的訂單反而多了起來,最多一天賣了700多份,不少顧客隔著老遠來買,還有人打電話預訂。有人勸她“現在貨緊,稍微漲點價也沒人說啥”,可劉艷紅卻搖了搖頭:“誠信哪能分時候,大家都難,我們不能趁火漲價。”那段日子,她每天忙到深夜,始終沒提過漲價的事,手機里存下的顧客聯系方式,也從幾百個慢慢變成了上萬個。
如今,劉艷紅在漢江路的新店,劉海彥在致富路的老店,兩家店都保持著熱鬧的人氣。每天清晨,兩家店的后廚都會飄起熟悉的米香,劉艷紅偶爾會去致富路的老店看看,看著弟弟熟練地煎著豆皮,和顧客笑著聊天,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。劉海彥也總說:“姐,你放心,我不僅會把豆皮做好,還會把咱家里的規矩傳下去,實在做事、誠信待人,不辜負大家的信任。”
從沙湖鎮的小鋪子,到仙桃兩家店的好口碑;從劉艷紅兒時學做豆皮、下崗后開店謀生,到劉海彥帶著創新守家業,32年里,這口豆皮鍋傳的不只是手藝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家風。就像劉艷紅說的:“米漿要磨得細,人心要放得實,只要這股家風在,我們沙湖豆皮的香味,就能一直飄下去,飄進更多人的心里。”(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胡圣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













